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是日语的,总结写成英语的作业报告,又二次翻译成中文,也懒得再去看原参考资料了,就这样吧……
---------------------------------------------------------------------------------
对于第一次到日本的外人来说,日本铁道——他们通常叫电车,虽然我还不十分肯定两个用词之间的包含关系——是准时得吓人的。比如说,你在网上查到的换乘案内会告诉你,从这条线换到另一条线的中转时间只有一分钟:只要它写着可以换,通常你都是可以换得到的,即使只有一分钟。在欧洲或者北美,对于铁道迟到的定义通常都是10至15分钟,更别说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了;而在日本,电车迟到5分钟可是个大新闻,可以抢占很大片新闻版面了。电车就是应该这样准时的,这是整个日本社会的共识。很自然,我们会问:这个共识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日本人并不是天生就准时的。19世纪日本还没开始或者刚刚开始不久现代化进程的时候,日本人是没有准不准时这个观念的——因为根本就没有精确的时间系统。事实上,日本铁道不光是日本准时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本身从诞生开始就是塑造这种准时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铁路要正常运作,防止相撞,需要有时刻表,需要有现代意义的时间概念——很难想象列车长可以用日昝来开车。但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在1872年通车,这甚至早于日本引入阳历的时间1873年。当时日本的铁路只好用他们自己制定的时间系统来设计列车时刻表,然后把这个时间系统想办法让没有时间观念的公众知道,比如在火车站每到“准点”的时候敲几下大钟之类。乘客在最后大概五分钟左右就不允许进站了——这对很多日本人来说,是第一次发现原来有“迟到”这件事的。铁道公司视按时刻表运作为铁道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的主要优点,广为宣传。经典的例子是有一次为了维护时刻表,铁道公司拒绝了军方的征用。
日本铁道的“标准时间”与全日本的“标准时间”是一起形成的。1879年,日本政府第一次颁布了一套标准时间系统,称之为“东京地方时”。不过事实上,没什么人理会这个标准时,因为根本没有需要。当时的日本只有三种机构是有可能迟到的:学校,工厂,以及我们在讲的铁道,这还是政府大力主张推广守时的现代观念的结果而已,绝大多数人是不太关注的。1884年,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参与国,参加了国际子午线会议,同意采用国际标准时间,即现在在使用的东九区时,从1888年开始全国推行。不过在铁道系统内发生了一件我不知道原因的怪事,在1887年,日本的铁道系统颁布了一个全国性的文件,统一使用“东京地方时”作为他们的全国标准,而不是政府已经同意的东九区时。后面的故事我找不到具体资料,总之后来铁道系统当然亦跟随全国标准,用东九区时来统一标准了。
19世纪日本铁道早期的时候,它跟“准时”谈不上有任何关系。1890年的铁道规章上,明确载有当发生超过30分钟的迟到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通知其他线路及应变——也就是说小于30分钟的迟到是相当正常的。对于列车员们来说,车会迟个10分20分,基本上是常识了。另外要提到的是,所谓不准时,还并不一定是迟到,那个时候日本的铁路,提早发车也是家常便饭。大概从1900年前后新世纪来临之际,铁道的不准时逐渐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铁道运输量和列车班次的密度在不断增加,并产生了一个以前铁路很稀疏的时候不用考虑的问题:换乘。乘客现在经常需要换乘了,一下不准时换不了下一班,乘客就苦不堪言。准时的需求显著增加,相应地公众对铁道系统不准时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就从新世纪开始,日本的铁道系统开始了对准时性的追求。1893年他们就曾经规定列车长等重要职位的人必须要带表,不过这个规定效果不大。现在,铁道公司要求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带表,把准时作为企业文化推广开去。头头们不停地向员工强调,他们对迟到的容忍度已经今非昔比了,随便就迟20分钟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要控制在几分钟之内。他们发现,时间确实就是金钱。1906年,日本颁布了铁道国有化政策,长途铁道运输的资费显著降低,需求大为增长,列车不断提速。日本铁道第一次出现了同样距离却定价不同的车票——当然是快的更贵。时间就是金钱,那迟到就是掉钱了。
10年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虽然不是参战国,不过所受影响不小,日本经济受益高速增长。从1916年到1919年,日本铁道运输量差不多翻了一番。大约在1918年,铁道运力达到了极限,想提高运力却是有心无力。一个原因是掌握着技术的国家都在打仗,,没法买入设备技术;另一方面,是“小”日本使然——即使现在,日本的铁道公司都很难要得到土地来铺新轨开新线,甚至乎连新干线上的很多车站都是没有专门停车的轨的。没有资本投入,没有新设备,运力又到瓶颈了,10年代,日本的铁道系统四面楚歌。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突破?没错,准时。
提速是最直接显著的提高运力的方法,一趟运不完就运两趟呗。但是要把列车本身的速度大幅提高是不现实的:你不可能用原有的车和轨,但把车开快一倍。除了把车开快一点以外,铁道提速的主要方法,就是减少停站时间。在日本,站与站之间的距离通常都是很短的。比如,要走三个站,可能一共有2分钟车是在走,但在两个站就各停了1分钟。如果每个站能从停1分钟减少到停10秒,再稍为提点速,全程4分钟的行程就能2分钟搞定:这就是当时日本铁道系统的发展思路。历史证明他们成功了,从10年代末到20年代初,日本铁道的运量在几乎没有增加新线路和列车的基础上,3年内翻了一番。相应地,乘客就要被迫习惯在那10秒钟内完成上下车了,这是对日本社会时间观念的又一次重大改变。
10年代,准时性的提高靠的不是新机器和新技术,而是光靠熟练的员工以及超负荷的工作。典型例子,当时有一个叫结城弘毅的国铁官员,由于对准时性提高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行内的人称之为“驾驶之神”。他跟列车员一起,仔细考察了整条路上所有的标志性景观,确定到达每一个点的时刻,还制定了一些特殊的方法来量度当时日本铁道技术还测不好的速度和时间,成功地把一条习惯迟半个小时的线路变准时了。他的经验被推广到日本全国,大大提高了全国铁道系统的准时性。但是这土办法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从20年代开始,投资在铁道技术上的钱大幅增加,日本铁道的技术水平相应地大踏步前进。比如说,在1925年,日本全国的6千多辆列车曾经在一天之内全部换成了自动连接器,这一技术已经超过了其欧洲的前辈了。同时,日本铁道也从美国学来了科学管理(也就是现在叫做工业工程的这一套),搞起了时间分析和动作分析。总之,靠着技术革新和科学管理,日本铁道从30年代开始实现了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准时化。在30年代,速度被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山手线上曾经搞过一项提速运动,让列车员争取每一秒来让环线时间减少6分钟。
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铁道准时性已经成为全日本社会的共识,一种常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铁道公司也把准时看作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不过有时候过于追求准时也会产生反效果。比如说,由于一般都很准时,日本铁路的班次被安排得非常严密,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延误,整个系统都会蝴蝶效应大受影响。要恢复成正常的时刻表更是困难重重。又比如,2005年在关西地区曾经发生过一宗严重的电车出轨,导致107人死亡,事后检查的原因怀疑是因为列车长为了追回迟到的时间而把车开到超过安全速度两倍,因为根据电车公司的规定,迟到是要罚车长钱的。公众舆论事后强烈谴责电车公司不应过分追求准时而给予员工太多压力,列车员们对准时的压力多少缓解了一些。无论如何,时至今日,日本铁道依然把准时视为己任,准时是整个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送别QL
QL疼鞋是新加坡人,祖籍广东,据闻是新加坡国大某个糟糕学会的会长。经历很丰富,除了新加坡外还在香港和日本上过学,服过兵役,周游列国,去过亚洲大部份国家,玩过话剧,娱乐人生。最讨厌的是他还是我遇到的第二个所有语言都说得比我好的人——第一个是一个在UC某分校任职的一个文科老教授。也许是语言好所以容易跟人交往,又或者是性格外向所以语言好,总之QL疼鞋是少有地在东工大横跨三界都混得很熟的人——我说的不是天地人三界,是日本人、中国人和西方人三界。交换半年就要走了,有点可惜,一路顺风!
下午还去看过广告中的合租房,不过不失,其实尚算满意,就是房间有点太小,又要习惯睡榻榻米,而且前任什么都没留下,另外位置也没有想像中近,得走半个小时回学校。不过要在大冈山附近找房子又确实都很贵,也没办法要求太多。继续雷达中。
下午还去看过广告中的合租房,不过不失,其实尚算满意,就是房间有点太小,又要习惯睡榻榻米,而且前任什么都没留下,另外位置也没有想像中近,得走半个小时回学校。不过要在大冈山附近找房子又确实都很贵,也没办法要求太多。继续雷达中。
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等身大高达
一大早爬起来参加研究室集体活动还是第一次。因为要赶在10点开放前到现场,台场又相当远,要坐走海底的临海线才能到,相当早就出发了。
到了台场,周围全都是高达的广告和方向指示,看来近两个月专程来看高达的人肯定很多。
终于找到了!机器人和男人都是靠背影来说话的啊!
好不容易走到正面,可惜天气不好,背光。
这双眼的灯光有点诡异……
到开场的时间了,每小时一次的演出,有背景音乐,灯光稍为有些变化,喷喷水汽,也就这样了。居然看不到传说中很多的高达cosplayer,失望啊。哗哗,高达要动起来了!
仔细看!头偏到另一边了!
哗,出乎大家意料,居然还能向上!
大家一致认为这家伙是不可能动起手脚来的,那些太难保持平衡了……不能动不能骑,不过可以让我们从跨下走过近距离接触,也可以摸,反正不是什么需要长期保存的东西,下个月底就拆了……
这里是高达的菊花……
大脚丫。
顺便还去看了传说中的山寨自由女神像。
还坐了传说中的无人电车“百合海欧”,这个角度还能看见高达,不错。
看完等身大高达一行人说要去庆应大学旁边吃一个很有名的拉面。顺便聊起庆应跟早稻田的感觉(对话双方分别为我日,下同):
我:早稻田跟庆应,两者相比是什么印象?
日:都优秀,级别相同,不过感觉不太一样。
我:啥不一样?
日:早稻田的听起来就很欢乐,庆应的听起来很有型。
我:这是啥感觉……那东工大呢?
日:死脑筋,机器迷,御宅族,偏执狂,没人气~
我:那还真是可悲啊……
日:对,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庆应的。
去到那家所谓很有名的拉面,看起来相当普通,很小,而且还在排长队,他们果然很喜欢排队!排队顺便又聊起收入问题:
我:日本高中生毕业跟大学生毕业收入差多少?
日:完全不同啊,高中起薪15万,大学生20万,硕士23万。而且以后的增长速度也是完全不一样。
我:哦,那普通的大学跟有名的大学差得远么?
日:也有差啊,普通的大学进普通的会社,名校的才能进名会社,收入福利都不一样。
我:原来还是有差啊,我还以为差不多呢。
日:中国也一样吧?
我:不一样,中国差得更多……blablabla(涉及到我疑似在自曝家丑,怕被爱国青年责骂,就不细说了)
日:再说,那些工资长得快官升得大的多数都跟我们没关系啊,都是学文的多,东工大这种理工科的升不上。
我:嗯?中国现在好像还是学理工的混得好吧,学文科的一般都是数理学不下去才不得已转文的,总体上没有理工科学生优秀。
日:是啊!日本也是这样啊!学文的都是混不下去才学文的啊,可是偏偏就是他们升得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排了半个小时才吃得着拉面,没觉得特别好吃,可是却超级大碗,而且很油……我的食量算不错的了,吃到后半都觉得好恶心,饱到我晚饭都没正经吃,只在某秘书的送别茶会吃了块蛋糕就算了。同僚们一个个满腹出来,有人说饱得好爽下次再来,有人说饱得好恶心再也不来了,有人说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出来一样的感觉,还有人走到半路忍不住吐了……总的来说,这是一趟很自虐的拉面体验……
到了台场,周围全都是高达的广告和方向指示,看来近两个月专程来看高达的人肯定很多。
终于找到了!机器人和男人都是靠背影来说话的啊!
好不容易走到正面,可惜天气不好,背光。
这双眼的灯光有点诡异……
到开场的时间了,每小时一次的演出,有背景音乐,灯光稍为有些变化,喷喷水汽,也就这样了。居然看不到传说中很多的高达cosplayer,失望啊。哗哗,高达要动起来了!
仔细看!头偏到另一边了!
哗,出乎大家意料,居然还能向上!
大家一致认为这家伙是不可能动起手脚来的,那些太难保持平衡了……不能动不能骑,不过可以让我们从跨下走过近距离接触,也可以摸,反正不是什么需要长期保存的东西,下个月底就拆了……
这里是高达的菊花……
大脚丫。
顺便还去看了传说中的山寨自由女神像。
还坐了传说中的无人电车“百合海欧”,这个角度还能看见高达,不错。
看完等身大高达一行人说要去庆应大学旁边吃一个很有名的拉面。顺便聊起庆应跟早稻田的感觉(对话双方分别为我日,下同):
我:早稻田跟庆应,两者相比是什么印象?
日:都优秀,级别相同,不过感觉不太一样。
我:啥不一样?
日:早稻田的听起来就很欢乐,庆应的听起来很有型。
我:这是啥感觉……那东工大呢?
日:死脑筋,机器迷,御宅族,偏执狂,没人气~
我:那还真是可悲啊……
日:对,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庆应的。
去到那家所谓很有名的拉面,看起来相当普通,很小,而且还在排长队,他们果然很喜欢排队!排队顺便又聊起收入问题:
我:日本高中生毕业跟大学生毕业收入差多少?
日:完全不同啊,高中起薪15万,大学生20万,硕士23万。而且以后的增长速度也是完全不一样。
我:哦,那普通的大学跟有名的大学差得远么?
日:也有差啊,普通的大学进普通的会社,名校的才能进名会社,收入福利都不一样。
我:原来还是有差啊,我还以为差不多呢。
日:中国也一样吧?
我:不一样,中国差得更多……blablabla(涉及到我疑似在自曝家丑,怕被爱国青年责骂,就不细说了)
日:再说,那些工资长得快官升得大的多数都跟我们没关系啊,都是学文的多,东工大这种理工科的升不上。
我:嗯?中国现在好像还是学理工的混得好吧,学文科的一般都是数理学不下去才不得已转文的,总体上没有理工科学生优秀。
日:是啊!日本也是这样啊!学文的都是混不下去才学文的啊,可是偏偏就是他们升得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排了半个小时才吃得着拉面,没觉得特别好吃,可是却超级大碗,而且很油……我的食量算不错的了,吃到后半都觉得好恶心,饱到我晚饭都没正经吃,只在某秘书的送别茶会吃了块蛋糕就算了。同僚们一个个满腹出来,有人说饱得好爽下次再来,有人说饱得好恶心再也不来了,有人说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出来一样的感觉,还有人走到半路忍不住吐了……总的来说,这是一趟很自虐的拉面体验……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伪学术向
上午在Solidot上看到有如下新闻:
《卫报》报道,一组美国科学家使用基因改造过的Escherichia大肠杆菌,使其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速度远快于任何基于硅的电脑。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在《生物工程》杂志上(摘要,PDF),研究证明细菌可以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如哈密顿路径问题。
说得那是相当玄乎,不过反正整天都有人说硅电脑没前途了,有这么个细菌电脑倒也不奇怪,虽然想起来觉得很恶心……
正值我又被老板催我赶紧定好方向,于是我还在想这一堆算法连细菌都来抢饭碗,还是少碰为妙之际,下午居然就看到有专业人士不屑于被细菌抢饭碗发飙了:
英国的卫报很标题党,“细菌让你的计算机变成袖珍计算器”,说细菌搞定了TSP,即旅行商问题。
扯淡吧?他们用细菌就做了一个3个城市TSP的算例??
这些外行人总以为NPC问题需要穷举每一个可能的答案。一个个穷举还叫什么算法啊?!
我不懂生物工程,即使这些细菌真的可以穷举每一个可能解,那又如何?现在一般来说,至少要超过300个城市才能说这个TSP不好解。就算那个细菌技术可以穷举解出10个城市,那它怎么穷举300个城市,也就是10^600个解?这是什么数量级?人体一共有10^14个细胞;宇宙10^80个原子。这养细菌的估计得另找10^520个其他的宇宙来解他的300个城市TSP了;更别说,我们还解出过最多的85900个城市的TSP问题。
行了,搞生物的,我告诉你,现今一般的硅计算机要解300个城市,轻轻松松。
另误会,我也觉得细菌能解TSP挺好。你要说它们会松弛,会启发式,那行,别给我扯穷举的。
该名专业人士是就我所知不多的在写OR专业博客的砖家叫兽,原文里其实反驳得挺认真的,上面自然是我断章取义添油加醋乱翻译的,不过作者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了。
标题党果然是全世界的!
《卫报》报道,一组美国科学家使用基因改造过的Escherichia大肠杆菌,使其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速度远快于任何基于硅的电脑。他们的研究报告发表在《生物工程》杂志上(摘要,PDF),研究证明细菌可以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如哈密顿路径问题。
说得那是相当玄乎,不过反正整天都有人说硅电脑没前途了,有这么个细菌电脑倒也不奇怪,虽然想起来觉得很恶心……
正值我又被老板催我赶紧定好方向,于是我还在想这一堆算法连细菌都来抢饭碗,还是少碰为妙之际,下午居然就看到有专业人士不屑于被细菌抢饭碗发飙了:
英国的卫报很标题党,“细菌让你的计算机变成袖珍计算器”,说细菌搞定了TSP,即旅行商问题。
扯淡吧?他们用细菌就做了一个3个城市TSP的算例??
这些外行人总以为NPC问题需要穷举每一个可能的答案。一个个穷举还叫什么算法啊?!
我不懂生物工程,即使这些细菌真的可以穷举每一个可能解,那又如何?现在一般来说,至少要超过300个城市才能说这个TSP不好解。就算那个细菌技术可以穷举解出10个城市,那它怎么穷举300个城市,也就是10^600个解?这是什么数量级?人体一共有10^14个细胞;宇宙10^80个原子。这养细菌的估计得另找10^520个其他的宇宙来解他的300个城市TSP了;更别说,我们还解出过最多的85900个城市的TSP问题。
行了,搞生物的,我告诉你,现今一般的硅计算机要解300个城市,轻轻松松。
另误会,我也觉得细菌能解TSP挺好。你要说它们会松弛,会启发式,那行,别给我扯穷举的。
该名专业人士是就我所知不多的在写OR专业博客的砖家叫兽,原文里其实反驳得挺认真的,上面自然是我断章取义添油加醋乱翻译的,不过作者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了。
标题党果然是全世界的!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我日
据说这是有史以来可以观看人数最多的日全食,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在别的地方也没有中国和印度这么多人,这话估计是错不了的。可怜我这个伪天文爱好者,好几亿人被日了居然都没有被日中,愣是在我们伟大祖国这么大好的日子里跑到那个叫“日本”的地方。既然是日本你倒是日给我看看啊!
再说,日本也应该有日偏食看的。如果有得日,我倒是不偏食,可是这闷了一个礼拜的天气就在这两天变成阴雨天了,日都找不着,还食个鬼啊。
转(欢迎补充):
- 4亿多人围观日全食,是道德的集体沦丧?还是压抑的愤怒释放?欢迎收看本期法制进行时特别节目:《到底是谁日了全食》。
- “日全食”事件,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太阳,煽动不明真相的月亮,利用地球自传和公转的机会,实施的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破坏中国稳定的颠覆活动。我党已经派出乌云部队进行拦截,目前太阳月亮地球情绪稳定。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新入手的上网本
是HP mini 1000。第一天拿回学校,就接二连三地有人跟我说,惠普很烂,惠普容易坏;这也太邪门了吧同志们……
到目前为止,还挺符合我的期待的。首先我觉得确实很轻,我买上网本图的就是轻,本应也能移动的macbook重达5斤的旅行重量实在不是用来旅行的。这台感觉也就比一本书重点,可以接受。
其次是确实不快,没有习惯了的瞬息可就,上网啊media player啊也不时出现卡死。低速的SSD可能是一个问题,1G内存可能是一个问题,Atom也可能是一个问题,归根到底,才卖3万3日元的电脑我也不指望它快到哪里。
键盘是个加分点,感觉比别的上网本要大气。触摸板正常,我的参考系是另一台同学新入的dell,那个触摸板很容易误操作。16G+8G的硬盘是有点小,不过我也不需要它装什么就是了,实践早已证明,不装视频硬盘是很经用的,装视频硬盘多少都不够用。另外,这个所谓的8G,似乎是一张TF卡而已,反正是外接后来装上去的。
在日本买最不爽的是日文键盘和日文XP,不过我也是适应了。日文XP上有不少软件会有乱码的麻烦,即使不乱码的那个中文显示得也很别扭。还有,我试了好几个五笔输入法才找到个叫极品五笔的能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去生协的超市想买个内包,仔细一想,这破电脑也才33k,一个内包居然要2k,有点不值。再说,我的macbook都没买内包呢!算了,裸奔吧。顺便买了个生协面向学生卖的正版office,1400日元企业版,不过我需要的其实只是三大件和one note而已,我知道你是收工本费,不过那些乱七八糟的都不要能再便宜一点么……
到目前为止,还挺符合我的期待的。首先我觉得确实很轻,我买上网本图的就是轻,本应也能移动的macbook重达5斤的旅行重量实在不是用来旅行的。这台感觉也就比一本书重点,可以接受。
其次是确实不快,没有习惯了的瞬息可就,上网啊media player啊也不时出现卡死。低速的SSD可能是一个问题,1G内存可能是一个问题,Atom也可能是一个问题,归根到底,才卖3万3日元的电脑我也不指望它快到哪里。
键盘是个加分点,感觉比别的上网本要大气。触摸板正常,我的参考系是另一台同学新入的dell,那个触摸板很容易误操作。16G+8G的硬盘是有点小,不过我也不需要它装什么就是了,实践早已证明,不装视频硬盘是很经用的,装视频硬盘多少都不够用。另外,这个所谓的8G,似乎是一张TF卡而已,反正是外接后来装上去的。
在日本买最不爽的是日文键盘和日文XP,不过我也是适应了。日文XP上有不少软件会有乱码的麻烦,即使不乱码的那个中文显示得也很别扭。还有,我试了好几个五笔输入法才找到个叫极品五笔的能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去生协的超市想买个内包,仔细一想,这破电脑也才33k,一个内包居然要2k,有点不值。再说,我的macbook都没买内包呢!算了,裸奔吧。顺便买了个生协面向学生卖的正版office,1400日元企业版,不过我需要的其实只是三大件和one note而已,我知道你是收工本费,不过那些乱七八糟的都不要能再便宜一点么……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
今天被电车折腾了一下
去花旗童鞋家吃火锅。
中午约好时间,查好列车,走到车站,明明看起来还有一分钟才开车的。结果走到月台眼看着车门关上了,然后在日本赶不上想上的电车后的蝴蝶效应产生,迟到了15秒变成了15分钟。
回程的时候,因为不常坐的路线,一不小心坐过了,下车。下车后很囧地发现,这个站由于太小,是没有路过去返程的月台的,为了不出站浪费钱,于是我又往刚才错误的方向上了下一趟电车,到了一个大站后再折回来……
回来的时候顺路去电器店,想掂量掂量上网本的重量,结果那里挺大一店,上网本就没几个,还都全副武装地锁起来了,根本掂不出来,白去了。算了,决定了,就HP那台吧。
中考分数线出来了,客观事实证明吾弟分数的进步并没有体现出相对群体性进步的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出题简单了……唉,好像不好办啊……
中午约好时间,查好列车,走到车站,明明看起来还有一分钟才开车的。结果走到月台眼看着车门关上了,然后在日本赶不上想上的电车后的蝴蝶效应产生,迟到了15秒变成了15分钟。
回程的时候,因为不常坐的路线,一不小心坐过了,下车。下车后很囧地发现,这个站由于太小,是没有路过去返程的月台的,为了不出站浪费钱,于是我又往刚才错误的方向上了下一趟电车,到了一个大站后再折回来……
回来的时候顺路去电器店,想掂量掂量上网本的重量,结果那里挺大一店,上网本就没几个,还都全副武装地锁起来了,根本掂不出来,白去了。算了,决定了,就HP那台吧。
中考分数线出来了,客观事实证明吾弟分数的进步并没有体现出相对群体性进步的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出题简单了……唉,好像不好办啊……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