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在看网易上的公开课,看见有一条评论,说看过这些牛校的课程,会发现尽管水平可能有差异,但教的东西其实跟我们国内是类似的,然而在国内把这些学好了毕业出去,只会被别人当书呆子,不知道在美国是不是也这样。作为书呆子都没当好的人,我有同感。不是会否定专家就叫独立思考的,国内现阶段需要的远不是破除对专家的迷信,而是建立对科学的尊重和对专家的信任。读读博就知道,炼成个专家真的很难。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怪诞行为学
这本是买上一本魔鬼经济学时当当自动推荐的,看了下简介是讲行为经济学的,有点感兴趣于是也一并买了。相比而言这本书看得很快,两个下午就看完了,因为——怎么说呢,我觉得有点乏味。虽然反驳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前提的中心思想很对我的胃口,不过总的来说本书结论并不怎么出人意料,有那么一点顺理成章:我也知道在免费和性兴奋面前人会显得毫无理智,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而没有监督人就容易作弊……虽然大量定量的实验使这些结论更为坚固更为科学,但这样的意义似乎并没有那么大。另一方面无可避免的是这些行为学实验总是大量地找大学生来做,尤其是书作者所处的牛校大学生,这简直不可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样本。有个实验显示了人们不会随着监管力度的下降而作更大程度的弊,而是在某一个度上良心开始发挥主要作用,这在我看来只能证明这些牛校学生还是比较有良心的。
不过我也有看到亮点,当然是指我心目中的。在供求关系的失衡一章中,笔者论证道价格在现实中并不总由供求决定,也会由类似印随效应和羊群效应来决定,就像我们在各种奢侈品和星巴克身上看到。人们会很容易被首次消费的价格所锚定,然后以后的消费就都会跟首次消费时作对比,我对此深有体会:要我在日本掏10块人民币买听可乐是如此地艰难。笔者的实验论证了这个标准价格几乎可以是任意的,但它定好了以后后面的价格判断就很一致了。而羊群效应,并不仅仅是指大家去急性盲抢盐,也包括你自己对你自己的羊群效应:当你肯掏五美刀买杯星冰乐——意外的是原来在老美看来星巴克的咖啡也确实有点贵——那么买着买着你就觉得自己确实是想要五美刀的星冰乐了。
启示作用是,你得把自己店的体验搞得跟别人的完全不一样,这样顾客才不会想起把星巴克跟超市的雀巢咖啡进行比较。另一个启示是,既然价格不由理性的供求关系曲线决定,而几乎都是卖方变量,那么自由市场就并不是真正的最优方案了,而宏观调控的意义就是要发挥好那个初锚的作用。这似乎讲得有点大,对我来说这个结论的启示作用是,提醒我老妈,想多走几步多花时间来省几块钱的时候,想想我那一听10块钱的可乐。
不过我也有看到亮点,当然是指我心目中的。在供求关系的失衡一章中,笔者论证道价格在现实中并不总由供求决定,也会由类似印随效应和羊群效应来决定,就像我们在各种奢侈品和星巴克身上看到。人们会很容易被首次消费的价格所锚定,然后以后的消费就都会跟首次消费时作对比,我对此深有体会:要我在日本掏10块人民币买听可乐是如此地艰难。笔者的实验论证了这个标准价格几乎可以是任意的,但它定好了以后后面的价格判断就很一致了。而羊群效应,并不仅仅是指大家去急性盲抢盐,也包括你自己对你自己的羊群效应:当你肯掏五美刀买杯星冰乐——意外的是原来在老美看来星巴克的咖啡也确实有点贵——那么买着买着你就觉得自己确实是想要五美刀的星冰乐了。
启示作用是,你得把自己店的体验搞得跟别人的完全不一样,这样顾客才不会想起把星巴克跟超市的雀巢咖啡进行比较。另一个启示是,既然价格不由理性的供求关系曲线决定,而几乎都是卖方变量,那么自由市场就并不是真正的最优方案了,而宏观调控的意义就是要发挥好那个初锚的作用。这似乎讲得有点大,对我来说这个结论的启示作用是,提醒我老妈,想多走几步多花时间来省几块钱的时候,想想我那一听10块钱的可乐。
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超爆魔鬼经济学
赋闲在家,多看闲书。这本Super Freakonomics,中译超爆魔鬼经济学想看很久了,皆因其前身魔鬼经济学一书也看得我津津有味。其实这中译的书名实在是词不达义,要说freakonomics应该也是取其疯狂之义,译出个魔鬼来有点扯,而super变成超爆我就更是无盐以对了……
市面讲经济学的书好多,不过要说有趣的我觉得不多。这本讲的其实在我看来都不像是一般认识的经济学,而是讲怎么用数据分析,用严密的逻辑来说话,在不能进行"洁净"的实验的情况下得到更为可信的结论。看其分析与讨论的过程,经常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想起来了,是GRE作文里的argue。我实在觉得咱们高考里应该引入类似argue的东西,咱们太不会讲道理了。
书里得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我最喜欢的自然是用所谓地球工程的方法解救全球变暖。作者一步步论证,既然全球变暖问题已严重至环保人士所言的地步,那么光是减排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更不用说作为历史、总量和人均排放最大的老美就没怎么给力。作者主张往大气放二氧化硫来以毒攻毒一般的方法,在各种数据和模型乃至成本上都是可行有效的,却注定了要招致环保人士信仰一般的谴责。总有人说要保持地球的原样,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对此我甚为反感,难道人类就不是地球的一部分?人类做的事就算是不保持地球原样了?这才是真把人类当神看呢。
另外别的一些结论也是很有趣的。即使在美国,重症患者会在得到救治,但数据却显示不是很严重的患者进了急症室,在短期内死亡的概率反而更高。这与很多人对国内医院的印象不谋而合,看来这是当前医学水平所限啊。还有在石油和汽车工业发达以前的世界,马造成的比汽车要严重得多的环境污染,而捕鲸业居然是美国的第五大产业――美国做得差不多了收手不干,转过头来就指责不许别人干,日本这也可算是中国的难兄难弟了。
总之,推荐看看。但书前面的专家推荐也太多了吧……
市面讲经济学的书好多,不过要说有趣的我觉得不多。这本讲的其实在我看来都不像是一般认识的经济学,而是讲怎么用数据分析,用严密的逻辑来说话,在不能进行"洁净"的实验的情况下得到更为可信的结论。看其分析与讨论的过程,经常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想起来了,是GRE作文里的argue。我实在觉得咱们高考里应该引入类似argue的东西,咱们太不会讲道理了。
书里得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我最喜欢的自然是用所谓地球工程的方法解救全球变暖。作者一步步论证,既然全球变暖问题已严重至环保人士所言的地步,那么光是减排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更不用说作为历史、总量和人均排放最大的老美就没怎么给力。作者主张往大气放二氧化硫来以毒攻毒一般的方法,在各种数据和模型乃至成本上都是可行有效的,却注定了要招致环保人士信仰一般的谴责。总有人说要保持地球的原样,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对此我甚为反感,难道人类就不是地球的一部分?人类做的事就算是不保持地球原样了?这才是真把人类当神看呢。
另外别的一些结论也是很有趣的。即使在美国,重症患者会在得到救治,但数据却显示不是很严重的患者进了急症室,在短期内死亡的概率反而更高。这与很多人对国内医院的印象不谋而合,看来这是当前医学水平所限啊。还有在石油和汽车工业发达以前的世界,马造成的比汽车要严重得多的环境污染,而捕鲸业居然是美国的第五大产业――美国做得差不多了收手不干,转过头来就指责不许别人干,日本这也可算是中国的难兄难弟了。
总之,推荐看看。但书前面的专家推荐也太多了吧……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要不是日本突发强烈地震,我都是快要跑出墙外的人了。但事态似乎还不够明朗,余震核电什么的都怪吓人的,我还是把机票推迟到了月底再走吧。爬个墙虽说不难但没事也懒得,我回国的话通常也就不写博客了,但这回这么大的事,还是上来吼两句吧。
感谢大家的关心,通过各种途径询问我情况的亲友很多很多,大家都有心了,这回我真是非常地幸运,正好待在国内,要是之前回国过年,现在我就该在东京了。虽说东京其实也没什么生命危险,但是毕竟就让家人和亲友担惊受怕得多。手上的机票也运气很好地落在了南航承诺免费改期的最后一天,于是就再往后延了,反正就现阶段我晚回去几天的机会成本真的很小,犯不着拼这老命。
说实话刚开始听新闻的时候也没觉得是这么严重的灾难,日本嘛地震都震麻木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看见海啸的画面才真正意识到这次非同一般。人是很感性的,说它比汶川强多少倍给人的冲击都比不过那十秒的画面。每当日本出事幸灾乐祸的人绝对少不了,但这次在围脖上大概搜搜,绝大多数都是积极正面的评论,感慨网民素质提高之余也在想,不知道有没有这灾难片的一份功劳。不过后来跟别人讨论听说,其实在论坛上仍然是负面言论居多,那是否可以理解为,因为围脖比起一般的匿名论坛,是一个更需要对自己言论负责任的地方,所以网民更加克制呢?
在公在私,希望日本的情况赶紧好起来。
订阅:
博文 (Atom)